王永支上溯源流考略
十年前,怀揣着对家族根源的炽热追寻与深切敬畏,我们毅然踏上探寻本族上源的艰难征途。为挖掘家族尘封记忆,搜寻每一丝线索,我们从多方面深入开展探索。一方面,深入研究历史文献,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悉心搜罗,从正史典籍,到方志杂记,从那些或详尽或隐晦的文字记载里,试图找出与家族先辈相关的线索。同时,广泛搜集各支系宗谱,像本族康熙丙午年残谱及历届族谱,它们古朴厚重,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传承印记。认真研读比对其中的家族世系和人物故事。此外,还积极向王耿、王听兰、王元根、王义林等知名族谱专家诚心求教,围绕着家族模糊及存有争议的部分,深入剖析探讨,力求解开家族历史谜团,续写家族传承篇章。
北宋时,华阳王氏、李氏、范氏、宇文氏为成都四大名士家族,华阳王氏居首。其他三族因祖辈扎根成都,《华阳县志》对他们的上源记载明晰,独华阳王氏上源未详,不过王永以下五代传承记载较清晰,这也印证了王永祖籍不在成都,当地对其家族源头不清楚。
王永,因仕宦始迁成都而家,随孟昶归宋后,仕太祖、太宗两朝,惠政为民,众皆感泣,宋史有传。公卒葬潜山王家坦,为潜阳王氏上溯嫡祖,其后世子孙,繁衍昌盛,簪缨代续。但各宗谱对其上源记载差异较大,现梳理考证如下。
一、各支宗谱记载梳理
1.王国栋《琅琊王氏宗谱》依据明代《萧山王氏宗谱》记载:“王岳,倜子,字嵩高,唐国子博士,出为华阳令,遂家焉。卒年七十三,葬华阳之东二十里,配苏氏,子一永”。梳理其世系传承为“王抟→王倜→王岳→王永”。
2.王庸敬《琅琊王氏通谱》卷八依据明景泰五年《余姚王氏族谱》记载:“王岳,倜子,字嵩高,号崇山,唐末隐居成安。配苏氏,子一通;王通,岳子,初名王祐,字景舒,子一明;王明,通子,字如晦,后梁贞明六年生……”。梳理其世系传承为“王抟→长子王倜→王岳→王通→王明”。
该谱又载,王永自河南开封迁居安徽舒州,自成舒州一派,所记世系传承是“王抟→四子王言→次子王永”。
3.南宋朱熹《三槐王氏世宦年谱》记载:“予考三槐王氏之源,自三代得姓而至汉唐,其岁月之久,兹不繁赘。姑以王乾公,……王乾子王言……言生二子:曰彻、曰永”。
4.《中华王氏大成总谱》第二部·太原王氏总谱十二卷(全国)将王言次子王永支归为三槐旁支,认定其上源是太原王氏。
二、证据分析
(一)源出琅琊存疑
经深入探讨,反复论证,王国栋《琅琊王氏宗谱》的上述记载真实性存疑,王庸敬对三槐王氏的上源未作深入考证。
1.翻检民国版《华阳县志》,自唐贞观置县起的秩官表与人物传中,无王岳任华阳令的记载,其余史籍亦无王抟四代以内后裔迁成都线索。
2.推考王抟约生于840年,而王永生于912年,间隔仅72年却历四代,在家族遭逢重大变故、族人四散的动荡岁月,蕃衍速度不合常理。
3.王国栋与王庸敬的宗谱同以萧山和余姚等地宗谱为蓝本,却对同一人物王岳及其世系的记载存在重大差异。王庸敬虽对前谱发出很多质疑,并予以了部分纠正,但因时代所限,收集资料困难,未能对三槐上源进行深入考证。
4.今有人指出,王国栋的《琅琊王氏宗谱》对《宰相世系表》涉及关键人物名讳多有改动,错接世系、舛误频出,如王岳字号与官职疑似臆造,或因历史局限或编者欠严谨。如今来看,此宗谱学术参考价值有限。
(二)源出太原佐证
1.原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团队历八年探索,2008—2012年先后发布《关于三槐王氏在北宋年间世系源流的考证总结》连载报告,将王彻之弟王永支列为三槐王氏旁支,该获得多数后裔认可。该报告详述了北宋时期三槐王氏世系源流、成员生平、仕宦轨迹,如王言、王彻、王永等人事迹,还探究著述、家族生活、婚姻关系等,填补了研究空白,彰显北宋时期的家族文化与社会背景,丰富了家族史研究内涵,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。
2.博士论文《从北宋年间崛起的三槐王氏家族》论述:“真宗时王旦、仁宗时王珪先后为相,深受皇帝倚重。北宋时期在开封建有状元府、宰相府(王旦、王珪),继有三槐堂(宗祠)”,该论述表明,王珪(王永玄孙)系三槐始祖王言后裔。
3.从字派看,王彻字伯通、王永字伯龄;王彻长子王祐字景叔、次子王祉字景安,王永长子景图、次子景珉,相同的字派亦可佐证他们同出一家族。王彻生于892年,王永生于912年,兄弟相差二十岁,后裔各自生活在不同地方,相距较远,因而交集不多。
4.王庸敬虽误将三槐王氏的上源挂靠在琅琊王氏王抟后,但对王言二子王彻、王永及其后裔记载较为详细,也证明王永是王言次子。
5.海南琼崖王氏以王居正为始迁祖,虽把上源对接为三槐主支王祐后裔,但宗谱明确记载是太原王氏后裔。据考证,王永众多后裔迁扬州江都,其八世孙王居正,仕宋仁宗朝参知政事(副宰相),其弟居修,居厚同朝为官。这说明,王永支上源为太原王氏。
三、考证结论
明清私修族谱盛行,彼时获取资料较难,编撰者常闭门造谱或东拼西凑,鲜有人对内容深入考证,致使族谱质量参差不齐、错漏较多。如今互联网带来海量信息,资料获取便捷高效,考证渠道拓宽、视角多元。研究者可借助丰富资讯,广泛比对、能严谨甄别,突破往昔局限,还原历史更为准确,考证结果自然更具可靠性。
综合前述,王永支上源系出太原王氏,属三槐旁支,王永为王言次子,此乃家族传承之要脉。数百年来,我族秉持“太原王氏”之名,信念坚定,承蒙祖先庇佑,渐成大族。祖辈所传核心祖源信息确凿可信,言而有据,家族根基稳如磐石,底蕴深厚!后世子孙皆奉山西大槐树为家族兴盛之地、宗族根源所在,吾辈及后裔理当笃信家族传承脉络,弘扬太原王氏文化,使其愈加辉煌、传承不息。
王永公裔孙 镇安王业华敬识 岁次甲辰(二〇二四)年孟冬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