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王氏宗亲网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正文

王华正传略

发布时间:2013-04-23 00:00:00   作者:王诗华   来源:本站原创  点击数:

名门善士泽乡里,通判南康被一方

 

—宋代名士王华正传略

王诗华

现在的安庆地区,尤其是潜山,岳西,太湖三县,几乎没有人不知道“华正”这个名字的,除了赫赫有名的地址在岳西县菖蒲镇的华正中学,还有许多以“华正”命名的招牌,什么“华正集团”,“华正超市”,“华正商场”等等。王华正的后裔在潜山岳西太湖怀宁望江有二十来万,更有不少迁往别的地方,比如清代迁往陕西商南一带的就有当时本支人口三分之一多,还有几百支迁往扬州,南京,徽州及江南等地。作为潜阳太原王氏公认始祖,王华正的名字可以说传播得很广,很响亮。所谓“仁善者必众,活众者公侯”,其实,王华正在他生活的年代就以一个仁义,勤政的地方官员的形象被人传颂。

一、            名门世家

王华正是宋代闻名天下的四川成都华阳王氏后裔。华阳王氏的代表人物是宰相、岐国公王珪(1019-1085)。王珪在和范景纯的诗中写道:三朝遇主惟文翰,十榜传家有姓名。注云:自太平兴国以来,四世凡十榜登科。其侄仲修作诗曰:锡宴便倾光禄酒,赐袍还照上林花。衣冠盛事堪书日,六世词科只一家。也就是说,宋代连续六代以科举出仕的就他们一家。

王家迁到潜山的是王华正的七世祖王罕(王珪叔父)。本成都华阳人,他风流儒雅,慷慨大方。宋仁宗天圣(1023-1032)年间,因父、祖为官泽荫,选官为舒州(今潜山一带)通判。他赴任时,哥哥王准不幸病逝,嫂子伤心过度,精神不振,他便带着已成孤儿的侄子王珪与儿子王琪一道来到舒州。因看见潜北山水秀丽,风光宜人,决心迁居舒州,就在凤凰山麓(天柱山东麓),仰山湖畔广置田产,兴建家园。
  
三年后,王罕得任宜兴知县。宜兴多湖田,县民常受涝,请求免赋,灾情轻重难以平察。王罕上任后,即到各处查勘,就地势高低测绘成图。第二年,呈文一到,按水位,依地图,圈定可免与否,民众皆服。范仲淹曾奏请各地遵行此法。西方用兵,年年征收箭矢,富户多囤积居奇,牟取暴利。王罕禀告上司,动员该县百姓,多方筹款,按每年数量,加倍购足,抵制了富家盘剥。其他州郡,相继仿此做法。
  王罕理政有功,后被召入京城任户部判官,又调任广东转运使。在广东平叛护民,名闻天下。王罕为政,顺适民情,不滥施威罚。知潭州时,有一精神失常妇女告状,语无伦次,拒之则大骂。前任知州曾多次将她赶走。王罕谅必有缘故,趁她清醒时独自委婉询问,得知她不曾生育,夫死后,被妾与其子所逐,愤极致狂。于是,王罕判治此妾与子,还她份内应得财产,病即痊好。州民传为神明。再后,知明州,以光禄卿卒,享年八十。

王罕子王琪,也是一个名人。他字君玉,王珪从兄,庆历进士。 
  王琪任江都主薄时,上时务十二事,得仁宗嘉许,调入京城任馆阁校勘、集贤校理。仁宗设宴太清楼,命所有馆阁臣作《山水石歌》,琪作独得褒奖。任舒州通判时,岁值饥荒,州官奏请开国仓济赈,迟迟不见朝廷批复,想先用公租作垫,却无人担当责任,王琪挺身而出,使州民得救于水火。

  其后,王琪调任复州知州、开封府推官、直集贤院、两浙淮南转运使,又改修起居注,知制诰等。因受命出使,中途感疾折回,谪为信州团练副使。很久,才以龙图阁侍制知润州,调江宁府。江宁府原多火灾,谣传鬼神作祟,人不敢救。王琪觉得其中有诈,便召集厢逻人员,拟订捕奸奖赏办法,作案者被擒,火患遂息。随复知制诰,加枢密直学士,调任邓州、扬州知州,入判太常寺,又出知杭州,复为扬州、润州知州。仕终礼部侍郎。
  因生前政绩昭著,卒时,宋王朝命真、扬地二州安排军卒守墓。卒年七十二,墓葬真州(今江苏仪征县附近)
  著有《王琪诗》20卷,录载于《宋史艺文志》。

二、几代坎坷

王珪以文学立身,受众人追捧。朝廷大典制策,多出于其手,词林称颂。然自执政至宰相16载,深知官场凶险,故明哲保身,谨慎小心,但依然出错。被人诬陷想立雍王惹恼哲宗,人虽死贬为万安司户参军,削去诸子官职,后徽宗平反,蔡京又剥夺其谥号。

王琪的后裔大受影响,儿子王发做了一生翰林学士。可叹的是王珪二子皆为知府,金兵南下,他们战败弃地逃跑,坏了大臣名声。王家再也没有了昔日风光,加上金兵骚扰,天下攘攘,王发子王鎰虽考中进士,做了几年京城小官,中年时因不得志,回到家乡舒州,闭门读书。其子王岐继其父为官,也就府衙书记之类。

秦桧当权时,王家有些恢复。王岐子王日休考取进士。但王日休觉得秦桧所作所为不得人心,必然败落,遂辞官不做,躲到庐州,专心学问。王日休精博贯通群经,而且训诂注解《六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的文义有数十万言。据说他钻研太深,用功过度,身体每况愈下,有和尚劝他皈依佛门,他大彻大悟,有一天突然全部将以前的成果舍弃,专修西方净业,过着粗衣淡饭的生活,每日以礼佛千拜为功课。曾经著作一书名为《龙舒净土文》。上自王公士大夫,下至屠夫、乞丐、僮仆奴婢、官署中的差役,以及优人艺妓等这些人,王日休都以净土法门,劝勉引导他们归依佛门。《龙舒净土文》的文章浅显且善於应用权巧譬喻,非常详实而恳切,就好像是父兄在教导子弟一般。他每天都在发誓愿,诵佛经,但天妒英才,王日休35岁就死在庐州。王日休即将往生的前三日,向道友辞行,勉励他们要精进地修行净业,并说他即将要走,不能再相见了。到了往生的那一天,王日休对徒弟学生们讲经说法完毕后,礼佛念佛仍然如同平时。到了三更,忽然高声称念阿弥陀佛数声後,大声唱言:“佛来迎接我了!”说完便站立而往生。

此时已是孝宗即位,王仲山选的“佳婿”秦桧开始声名狼藉,王家也倍受打压。王日休之子王景纯自然又回舒州,在祖先的土地上,在美丽的山水间隐居。

三、善行乡里

王华正,王景纯之子,字养蒙,号南霍。据传言“生于光,发于理”,又言“生于子,发于酉,先判康,后康判”,王华正应该生于南宋光宗绍熙二年(公元1192),理宗宝庆元年(公元1225)考取进士,两度三任九年任一个职务——南康州通判,这在整个宋代历史上都是一个奇怪的事。

王华正出生后,父亲已对官场心灰意冷,他虽爱读书,但从不提科举二字,天天考虑的就是开拓田园,广殖家业,他带着家仆开辟荒山野谷,把现在水吼往五庙许多地方都插标占据了,时刻在田园上忙碌,俨然一个田舍翁,妻子儿子也被他带着在田里耕作。所以,王华正自幼就像一般农家孩子,什么活都能干,什么苦都能吃。闲时,王景纯与儿子一道读书,也练习武艺,还带儿子上山打猎,说这本领可备乱世。

几年后,王家家业更加兴旺。王景纯突然改变了想法,开始督促儿子读书,他把多年前王琪王珪读书的地方“英辅斋”重新修缮一新,说这里读书没有考不起的,要儿子在那里发奋攻书。

又过了几年,王华正已是一个年轻英俊潇洒的书生,不过多了一份农家青年的忠诚,实在,勤勉,还多了一份练武人的干练。他自幼与穷苦相邻,家仆相处,深感他们肩负着沉重的赋税,还有兵役,徭役,生活十分艰难,更有外地战争连绵,逃难逃荒的人也时常到来,心中特别同情,他劝父亲减免租债,周贫济困,父亲十分赞同。父子俩就在大道上建了茶亭粥棚,关照过往行人,接济逃难人群。除了专门负责的老仆,王华正也常常来此烧茶煮粥,无事就在亭子里读书。

凤凰山脚下一直有一个“厝基”——暂放棺材的小屋。据说那时没有现在人死先放在地面小屋(厝基)之俗,很是奇怪。王家传言是王珪当年回家做的,停的是他一个姬妾的尸体,准备后来下葬的,但一直就没来过问。王华正一家只好一直把这里当做祖坟祭拜,修理。后来,王景纯去临安找了王珪后裔,催他们回家葬坟,他们居然矢口否认有这么“怪事”。虽然他们家已经衰落,但祖坟总是要的,王景纯也弄不清原因。

后来王景纯离家去了四川,王华正出山时,觉得人死入土为安,就决定把棺材葬了,相邻们听说王华正葬坟,纷纷赶来帮忙,奇迹发生了,扒去砖瓦,打开棺材,里面竟是白花花的银两。众人猜测是处处谨慎的王珪王宰相当年留下以备不时之需的,又因谨慎,一直没告诉后人,到后来突然起病又说不出了。此时王珪后人不知流落何方,自然由王华正承继财产,人们向他道贺,但王华正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:平分,见者有份。他说大家都来葬坟,足见仁义,足见有缘,想必是王宰相在天之灵的安排,岂可独吞?不由分说,连家仆在内,一人一份,全分了。

四、勉强出山

王华正出山,的确是一个意外。先是父亲从临安回来,说京城里家族中人因秦桧的关系,不堪人们白眼,正在变卖家产,四处逃避,多数人准备回四川成都,邀他去瞻仰祖先故地,他是个性情中人,又觉得儿子能自立自强,自然答应了。不久,他就带着妻子出发了。

时年约十八岁的王华正,自父母离开后,决定耕读相济,管理家业,自由自在的过一生。于是他一边习文,钻研祖辈遗作,尤其是祖父的《九丘总要》,言其间郡邑之废置,地理之远近,人物所聚,古迹所在,物产所宜,莫不详备。他很感兴趣。也想了解一些佛学思想。这时,来了一个改变了他命运的人——王兰。

王兰,字谦仲,庐江人。乾道五年,擢进士第。为信州上饶簿、鄂州教授、四川宣抚司干办公事,除武学谕。孝宗巡视学校,王兰迎驾,立道旁,孝宗见其朗目清秀,神态自若,命小黄门问知姓名。不久,孝宗亲自让他任枢密院编修官,轮到出对策,奏五事,均对皇帝心意,孝宗对大臣说:“王兰敢言,宜加奖擢。”结果除宗正丞。后除宗正丞,寻出守舒州,再升监察御史,迁起居舍人。光宗即位,迁知枢密院事兼参政,拜枢密使。宁宗后期,王兰改帅湖南。后辞官求归故土,四处游览,来到舒州。

王兰到舒州,游览天柱山,听说前朝名臣王罕有后人在故乡开粥棚、茶亭,立即登门造访。见王华正丰神俊朗,落落大方,似是自己年轻时样的翻版,一番对答,又见王华正文韬武略,不可小视,遂有惺惺相惜之意,力劝他考取功名,为国出力。王华正心意已决,不为所动,婉言谢绝了。正赶上不是考试之年,王兰就要他先出来做官,因是名臣之后,荫庇可以做一些州军县副职,慢慢再走科举的路子,王华正也没同意。他应邀写了一首诗表达志向:“世事纷纭天意多,心有民生任蹉跎。和风摇绿千寻柳,细雨抹红万顷荷。勤理诗囊圆旧梦,徜佯故国觅新歌,千古战云笔头事,敢问先生意若何。”

王兰没有死心,他立即上书朝廷。本来,“凡非登科及特旨者,年二十五方注官。”因王兰资格老,门生多,不久吏部公文就到了,令王华正赶往临安,大约相当于去做就职前培训,还要拜见天子,受天子亲自训勉,因为州判一般是天子亲信。不过主要是在太学里学了半年,就被派往江南西路南康军任通判。

临行前,乡亲们纷纷来看他,他当着众人面,把家中以前所有乡里的借券一把火烧了,又嘱咐家仆,有人来借贷,只要合理,一律借给,并且千万不要讨债。

五、初仕南康

南康军,同下州。位于今江西南部,因“地接南岭,人安物阜”而得名。古称“南野”,又名“南安”,晋太康元年(公元280年)置县。太平兴国七年,以江州星子县建为军。本隶西路,绍兴初,来属。崇宁年间(1102—1107)户七万六百一十五,口一十一万二千三百四十三。贡茶芽。县三:星子,上。太平兴国三年,升星子镇为县。七年,与都昌同来隶。 建昌,望。太平兴国七年,自洪州来隶。都昌。上。以县有都村,南接南昌,西望建昌,故名。绍兴七年,自江州来隶。(京畿外三千户以上为望,二千户以上为紧,一千户以上为上,五百户以上为中,不满五百户为中下。有司请据诸道所具板图之数,升降天下县,以四千户以上为望,三千户以上为紧,二千户以上为上,千户以上为中,不满千户为中下)。

凡入官,则进士入望州判司、次畿簿尉,《九经》入紧州判司、望县簿尉,《五经》、《三礼》、《通礼》、《三传》、《三史》、明法入上州判司、紧县簿尉,学究有出身人入中州判司、上县簿尉,太庙斋郎入中下州判司、中县簿尉,郊社斋郎、试衔无出身人入下州判司、中下县簿尉,诸司入流人入下州判司、下县簿尉。王华正正好去做南康州通判。

北宋初设通判时,职权几乎与知州相同,明为佐官,实际上是与知州共同负责。知州一切呈文,下发律令都必须有通判章印才能生效。通判甚至还是知州知府的监视者。但是,有宋一朝,常有朝廷重臣被贬任知州等职,他们级别高,威望高,而通判一般年轻,级别低,基本上为七品八品,凡事多半尊重州府,权力变小。到了南宋,知州职位较轻,通判职位就更轻了。

王华正到任时,知州是陈宓。陈宓,字师复,丞相俊卿之子。少年时就学于朱熹,深得朱熹器重。长成与黄干是朋友。历任泉州南安盐税,主管南外睦宗院、再主管西外,知安溪县。嘉定七年,入监进奏院。慷慨尽言时事,丞相史弥远不乐。宓遂请罢归。擢太府丞,不拜,出知南康军。

南康本来名声不错,元丰二年四月,南康军天降甘露,元丰丙辰六月南康军再降甘露。但有此祥瑞,并无实效。开禧二年,南康军旱灾,百姓饥饿逃难。嘉定三年,南康县雷雨,群狸震死于岩穴中,岩石皆为碎。二十二年,刘彭老家猫产数子,皆三足。乾道三年夏秋,江、洪、筠、潭、饶州、南康、兴国、临江军大旱,首种不出。一冬无雨,无麦苗。淳熙元年,江南东西二路大旱。嘉定元年,十年,十一年,东南长期不雨,南康每次首当其冲。

陈宓一到任,立即着手治理灾情。应王华正之议,奏蠲其赋十之九。会流民群集,陈宓王华正商量想出一法,即今天的“以工代赈”,让他们筑江堤,而供给他们饭食。

南康境内山脉属南岭山系罗霄山脉和大庾岭山脉的支脉,境内以章江、上犹江为经,大小河流很多。王华正陪着陈宓四处走访,了解了当地的基本情况,广泛征求当地父老的意见,力劝富户商贾拿出钱粮,并由二人亲自担保,把国库粮食贷出来,南康锡矿开采已久,常常有不少钱款流通,他们又奏请上司,朝廷,提留了一些,全力组织百姓与流民大修渠道,开垦水田,建储水塘,用了一个冬春,南康抗旱能力大大加强。王华正正好从小跟父亲一道开渠殖田,经验比陈宓丰富,很快由帮手变成了主管,天天骑马在各处巡回指导督导,他知道自己年轻,凡事请教父老,事无大小,亲自过问,常常寄宿在老乡家中,有时赶不及,就在荒山野庙里过夜,好在学有武艺,身体很好

除了治水,他也关心社会各方面的治理。有一次,王华正去了一个边远的地方,无奴无仆无跟随,回来时,一路上走访乡绅、农贾,了解各处人文风俗、年景及官府策略利蔽,随防随记,思考着剂世良方,这样天天问,天天记,忘了归期。知州知王华正早已动身,就是不见人,慌了,以为他失踪了。出动所以衙役到处找人,沿途百姓一时心慌意乱,以为出了什么惊天大案。待知道了原委,奔走相告,帮助找人。在一个农庄的私塾先生家里,衙役们终于找到了在这里与中年塾师大谈山河地理,治国安邦的王华正,吓得塾师一家战战兢兢。

 一年下来,虽然依然少雨,南康收成却不错,百姓没有逃荒的了,又干了一年,效果明显,南康喜获丰收。陈宓高兴之余,转向教育,因当年朱熹知南康时,有造书院计划,与诸生讨论,创延平书院,悉仿白鹿洞之规。只是这时发生了许多民事纠纷,陈宓无暇顾及书院,书院一切具体事务又是交由王华正一手操办。

其时,整个闽粤赣都是民间纠纷不断。主要是客家人与当地人,不同时期的客家人在争斗。南康因水利工程的利益,开始由于官府一手扶持,大家隐忍不发,现在矛盾一下子尖锐起来,据说他们许多已有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矛盾。原来这里客家人有三批,一批来自东晋“五胡乱华”时,一批来自“安史之乱”与“黄巢起义”,再就是金兵入侵,“建炎南渡”。 陈宓被弄得焦头烂额,他天性刚毅,强行打压,百姓慑于他的威信与威严,不敢再闹,事情一直未根本解决。三年任满,陈宓调知漳州。王华正生怕矛盾又起,主动接手调查客家人的情况,走访了许多村寨,不过这时他任期也到了,只好奉调回京。

六、京城岁月

这几年的南康生活,让王华正彻底改变了。一是陈宓一心为民,减赋税,兴水利,办书院,这一切,将大大改变南康的面貌,影响深远,而这一切又必须是官府才能做成,不当官能为百姓做这么多事吗?这不比开粥棚意义大得多么?二是办书院的事,他一个书生,白衣,也就负责工程的事务,一点也不敢谈圣贤文章,怕人笑话。总之一句,要考功名。

正巧,王华正一到京,父母也回来了,把家安在京中,主要就是方便儿子做学问。王华正就在父母身边专心读书,第二年,回到舒州,以舒州籍考中秀才。

进京后,在王兰之子礼部侍郎王璇的安排下,他进了太学。在这里,他心情十分舒畅,大家都看得起这个不满二十就做了州通判的同窗。他的教授先生(名字不知道)更喜欢他,过了半年,邀他去毕府做客。先生家也是名门世家,宰相门第。先生父亲毕諴之曾任光宗右相。光宗绍熙五年(1194),韩侂胄与宗室赵汝愚等人拥立宋宁宗赵扩即皇帝位。毕諴之虽看不惯光宗昏庸,但反对朝臣费立,怕引起动乱,遭二人排挤而辞职。先生进士及第后,任职翰林院,本待大展宏图,又逢韩侂胄制造庆元党禁,凡与党人(赵汝愚一派,程、朱门徒)有牵连的,不得任官职,不得应科举。先生一气之下,来到太学博士,后升为司业(副校长),但一直兼博士,准备“择天下英才而教之”。韩侂胄开禧北伐失败,史弥远等人谋杀韩侂胄,朝廷没收他和他的党羽们的土地,凿开韩侂胄的棺木,割下头颅,送给金朝,订立了屈辱的《嘉定和约》,先生对朝廷大失所望,决心此生终老太学了。

攀谈之下,方知毕先先生是北宋名臣毕士安后裔。毕士安,字仁叟,代州云中人。乾德四年,举进士。历济州团练推官,兖州观察推官,大理寺丞,知台州, 左拾遗兼冀王府记室参军,翰林为学士。右谏议大夫、知颍州。咸平初,辞府职,拜礼部侍郎,以本官与寇准同拜平章事。士安兼监修国史,居寇准上。其子子世长至卫尉卿,孙从善光禄少卿,曾孙仲达仕至郡守,与金兵作战失败,被撤职,曾三代隐居舒州一个大山中,因实在太闭塞,高宗时,迁至临安。因同乡之谊,更亲切了,先生带王华正参观了书房。想不到,这次参观影响了他的一生。大书架自不必说,但见书房四周墙上挂了不少字画,字很秀丽,画也美妙,似乎出自大家之手,但很少见过这样风格。先生见他惊奇,笑了,“小女女工之余,涂鸦之作,见笑了。”王华正更惊奇了,先生又笑了,说女儿最拿手的还是医学,给不少人治好过病的。王华正忙问小姐芳龄,谁家有幸娶了。先生道,女儿自小拜过不少师傅,见过世面,十几岁时随父祖舒州祭祖,就是她安排食宿,很有见地,许多名门子弟来求亲,她都拒绝了,做父亲的也不敢做主,二十岁了还待字闺中。王华正一听,喜上心头,回来后直接去找王璇做媒,因王璇很赏识他。

王璇虽笑他心急未告知父母,但高兴的答应了,只说小姐是才女,长的未必好,问他是否有心理准备,他说了秘密,原来先生书房里有一幅小姐自画像,十分秀美。王璇说可能有假,王华正说假的就不会画的,一定是真的。

其实先生就有许亲之意,但小姐不同意,要亲自考试。据说共考五场,文的是诗词赋各一篇,武的也考,说世道不好,要有武艺,考了箭术与剑法。结果场场考得很好,小姐满心欢喜,婚姻就定了下来。

据说上门(定亲后男方第一次到女方家拜年)时毕小姐又开了个玩笑试他。那时时兴“拦门接”,新郎进门要拜三次,祭三次酒。门外是三盆酒,祭天地的,中门三杯酒祭祖的,不过新郎喝,“先干为敬”,堂上三碗是祭祀(洒)给祖先的。王华正来时,门口摆着香纸,燃着蜡烛,三牲祭品,三杯酒。祭天地本来是三盆酒,王华正看情景明白了,一定是小姐考他,三盆酒肯定留给了自己,想了想,他烧了香纸,叩首拜了天地,爬起来将三杯酒喝了。进了中厅,路中间一个小桌子,上面是三牲香纸和三盆酒,王华正烧香叩首,把酒洒在地上,毕家人问了,“门外的酒是祭天地的,你怎么喝了?进门酒是汝敬姜府祖先的,你先喝为敬。”

“我在门外就是敬姜府祖先的,这里酒是给祖先喝的。”

“么时候敬天地呢,后敬天地不成?

“当然哪,在堂上再敬哪。”

“有何道理?”

“天地虽最大,但毕府外面也就是我家外面,在外面敬天地何不在我家门口敬?”

众人只得佩服。

如花美眷,似水流年。王华正在京中陪着娇妻,攻读书文,中了举,做了临安府知录事,也叫修职郎,到了理宗宝庆元年,终于中了乙酉科进士,实现了多年前的人生目标。这时他大约33岁,长子王万鎰8岁。(据说他此时还有一儿一女,后来夭折了)。

宰相必起于州部,执政必先为通判。这是当时官场定律(现在看来这是一条进步的制度)。王华正又要做通判了。本来,凭他资历,可以为上州近州通判,但这时一个进京述职的官员带来的消息,让他又去了南康。因为那里常常发生流血械斗。他觉得当初没尽到责任,他要去完成心愿。正好此时南康增加了几个县,升为上州,他去当州判合适。

七、南康六载

按诏令,地方官任期三年,但那时早已乱了,一年二年的都有,王华正也准备至多干两年,把问题解决了就走 。但事情比他想的复杂多了。

王华正一到任,提出由他负责处理民间争斗,当时的知州正是对此事一筹莫展,有人出来担待,求之不得。王华正立刻开始了解情况,得知争斗时伤了人命的虽已处决,但各县与州府牢里还关有一千多人,都是参与争斗的人。王华正马不停蹄的到各处查阅案宗,亲自核实,觉得这些人盲目跟随起哄的多,没有多少罪恶,与知州商议,把他们教育一番,晓以大义,原意改过的立即放人,这样,一下子争取了不少人,其中不少是死硬分子,他们一来觉得王华正讲的有理,是为他们着想,二来也想尽快回家,当众表示悔过,影响很大。

接着,王华正四处走访,了解情况。他发现,当地土著人一般占有平坝,大河道,拥有大片良田。客家人多居住在山岭上,偏僻的沟谷间,山场广但很贫瘠,他们建有围龙屋。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。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,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,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。有的大围龙屋居住着几十户人家,几百口人。有的是一围层,有的二围层,围龙屋由此而得名。弧形的围屋间,拱卫着正屋,形成一道防御屏障,围屋间窗户一般不大,是自然的了望孔、射击孔,便于用弓箭、火统等武嚣抗击来攻之敌。显然,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,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,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,他们不得不聚族面居,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——围龙屋,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。围龙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,既可用来储备粮食、草料,又可居高临下射击来犯之敌。如遇盗匪前来扰劫,只要把大门、半门一关,村民们便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,进行抗击。

王华正经过了解,对于几场大的械斗,都是土著人的大户领头的,但客家人齐心,不怕死,结果他们倒是每斗必赢。王华正觉得有了突破口,他打算先解决城郊的,再逐一解决别的地方。他不带随从,一个个的走访那些当地人家,劝说他们同情善待客家人,毕竟他们很不容易,他们所占山场当初也是无主之地,不毛之地,是他们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,再说争斗对谁都没有好处,谁也沾不了光。一些贫民,土地少的,慢慢接受了王华正的思想,因为争斗就他们出力流血,但好处基本是别人的。大户们没了支持,立场也动摇了。王华正又去客家人住地,深入了解他们情况,对一些十分穷苦的给了不少照顾,又劝说他们族长以和为贵,不要去动土著人的土地,当年水利工程他们受益少,也就算了,自己多辛苦一些,再修一些引水渠。

一来二去,他结交了不少朋友。过了两三年,他的朋友遍南康。虽然基本是山野村民,贩夫走卒,奇怪的是,他乐意接近他们,和他们交朋友。古人有云:“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”他觉得这真是天大的笑话,天下皆白丁,鸿儒乃大海上的孤舟,这样交往,如何为民请命,如何撑起社会的责任。

客家人很注意人际往来的礼节。上家过来下家客,也就是说,上家人到下家来,就会被当作客人一样对待。还有,一家客即众家客,就是说一家来了客人,邻居们也热情相待。当地山上盛产蜜饯,是南康传统名特产品。产品分为蜜饯、果脯、凉果三大类,山下盛产甜柚,以皮薄果大,形状美观,营养丰富,甜酸适度,清香飘溢出名。山下人喜欢做酒糟鱼,多选半斤左右的鲫鱼,腌制,晾到半干时,放进酿好的米酒坛子里封起来。十余日,即可取出,或蒸或煮。鱼肉在口中,细腻滑爽,余香久久。客家人喜欢黄元米果,以赣南本地产的糯性大禾米为原料。用一种赣南山区生长的名叫黄元柴的小灌木烧灰淋水浸泡拌料,然后用木制大饭甑把拌料蒸熟,再把熟饭倒入石碓中,十来个男人齐心协力用黄元棍将米饭捣烂。最后,由师傅将捣烂的黄元米果揉成圆柱体,用一根细线分出一个个厚约五六厘米的黄元米果,用手整理成型,一个个圆型或椭圆型的黄橙橙、金灿灿的黄元米果就制成了。风干后的黄元米果,盛装在大缸里,用碱性灰水浸泡,一般能保存三四个月不变质。

王华正东奔西走,不断收到这些礼品,他也不推辞,一律收下,但他自己坚决一口不尝,立即把山下的送给山上,山上的送给山下,并且就以他们的名义送去,慢慢消去他们的怨气,仇恨,间接告诉人们和睦相处的好处。待时机成熟了,及时召开他们的座谈会,商议立一些乡规民约,力图把成果巩固下来。想不到,就这样,他整整跑了三年,几乎跑遍了南康每一个村落,帮他们缓和了矛盾,最后都是立下规则,刻出石碑,也帮他们划了不少界限,立下碑记。到后来,他又大力鼓励他们互相请雇工,特别是互相开亲。据说只要有一对开亲的,他都去参加婚礼,送去不少彩礼祝贺。就这样把全州的问题都解决了。

王华正处理土著人与客家人矛盾的成功,主要得益于他干一番事业的雄心,没有私心,一心只为百姓着想。宋朝体制:凡州县、幕职,每一任近,即一任远。川峡、广南及沿边,不许挈家者为远,余悉为近。三年任满,王华正准备走,居然全州来人挽留,跪在衙前不走。王华正感动了,他也怕他走了当地矛盾有反复,就答应了,上书要求连任。因没有活动,也没等选官东院考察,所以依然是原来的官。不过他无所谓,因为他觉得百姓听他的话,他可以干事。

他这次定了新的施政目标,一是继续兴修水利,二是把书院办好,当地官员都支持他,事情进展顺利。他开始考虑组织百姓办各村民团,名义是防盗防贼,其实他觉得世道不对,要防备金兵再来,也是让当地土著人与客家人休戚与共,同仇敌忾,加强团结。当然这事要朝廷同意,他只能把规模弄小。结果效果比他想的还要好。想不到,几十年后,因为这个基础,溃逃的宋廷就跑到这里,重立天子抵抗元兵。后人感叹,要是天下人人效法南康做法,朝廷也允许地方有民兵力量,何来后来一败不可收拾。

八、事变回乡

又过了一个任期,这个任期里,他不是在乡下到处跑,就委身书院里,反正现在通判也没多大实权,他差不多把自己当做了一个教授,常常在那里讲学,一心一意的培养年少学子。后来,王华正准备继续留在南康。不过父亲病重,老父通过关系,朝廷特旨让他回来了。

(注:以上内容多来源于族内人所见清代毛乾乾《延陵书院会语语录》)

王华正一回来,衣不解带的侍奉父亲,妻子更是遍查医典,四处找药,但父亲还是去世了,过了一年,母亲也去世了。据说按照父亲遗命,他把父母葬在真州祖坟那里,建了一个茅庐守孝。本来守孝是三个年头,即二年一个月,这一下就守了四年。

守孝出来,儿子王万鎰已经考取进士,在毕氏夫人操持下,娶了一个妻子胡氏。胡氏家在舒州,王万鎰正好任舒州通判,就让妻子住在自己老家黄山脚下,管理家业。

王华正又到礼部任监丞,任期按制三十月。这时家中居然发生事变,儿媳病重不起,毕氏夫人就搬到舒州仰山湖老家安家,照顾儿媳。但是儿媳还是去世了。后来儿子回京了,娶葛氏夫人,一年后,孙子出世了。王万鎰官越做越大。

王华正官位不高,但心怀天下。他从南康就开始研究当时的形势,觉得宋朝一直对士大夫,对文化一类的比较尊重。但国势颓萎,一直受北方民族欺侮。他托王璇上书,书中说西晋时,各代天子包括开国的司马睿都很平庸,或是小孩,但一百多年却江氏稳固,应该是那些各镇将领的功劳。这些将领其实也都心怀鬼胎,比如王敦刘裕。但他们亲自练兵,带兵,所以能打仗,能保天下。宋代一直是兵不知将,将不知兵,怎么能打胜仗呢?天下攘攘,是当下大决心,彻底改革的时期了。

王璇也以为有理,急忙上书,但居然石沉大海。王璇王华正不甘心,一齐鼓动同僚,慢慢形成了一股舆论。这时贾似道开始当权,朝政十分腐败,王璇乘上朝之际上书理宗,请求讨论王华正的意见,遭到贾似道辱骂。王璇一气之下,列举贾似道的种种劣迹,请理宗警惕贾似道,岂知理宗十分信任贾似道,斥责了王璇,贾似道乘机打击王璇,牵连到王华正,两人只好辞职了。王璇回了庐州,王华正回到舒州。

王华正这次回来,心灰意冷之余,想到儿媳胡氏年轻早死,而自儿媳从定亲,进门,到过世,自己居然未与她见过一面,十分伤感,不断问起儿媳的情况,又与妻子一道去儿媳坟前看了,想到儿媳年纪轻轻而去,自己一生奔波,从不顾家,实在对不起妻子,决心再不出仕。毕氏夫人也觉得朝政日非,况儿子为官,也劝他归隐家园。

九、定居响肠

不久,清明时节到了,

上一篇:会议通知

下一篇:“五保”老人捐资建宗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