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王氏宗亲网
首页 > 家族文化 > 正文

三槐世泽十榜家声

发布时间:2012-06-18 00:00:00   作者:粗茶居主…   来源:本站原创  点击数:

太原王:三槐世泽 十榜家声

 作者:粗茶居主人

   战国末年,王氏第十六世王翦,与子王贲辅佐秦始皇消灭六国,统一天下,立下不世之功,拜将封侯。王贲之子王离。秦末,巨鹿之战,项羽俘获了秦军统帅王离,王离自杀。

   王离生有二子:王元、王威。王元远迁山东琅琊,成为琅琊王氏之祖;其弟王威留居太原,为太原王氏之祖。

   王威以下至隋朝王杰二十六代世系:威→仪→熙→晦→诚→翁→禁→谭→霸→昱→达→烈→泽→昶→湛→承→述→坦→愉→空→秀→莫→焕→蚪→音→杰……

   王氏十九世——太原王威,汉高祖时,任扬州刺史。西汉末年,王威九世孙——王霸,字儒仲,王莽纂汉时,因避战乱而重返故里;任东汉初年,王霸应诏入京,后因病辞官隐居。王霸生二子,长曰殷,东汉中山太守,食邑祁县,其后裔称祁县王氏。次子咸,随父居晋阳,后代称“晋阳王氏”。王殷五世孙王允,汉献帝时司徒、尚书令,曾设“美人计”杀死奸贼董卓。

   在东汉灵帝时,晋阳王霸四世孙王柔、王泽,分别官至北中郎将和代郡太守,二人奠定了晋阳王氏显贵的基业。王柔子王机,仕魏,官至东郡太守;王泽之子王昶,三国时任魏国兖州刺史,累官至司空,有兵书十余篇传世。王昶生四子:浑、深、沦、湛;湛子王承为东海内史;承子王述为尚书令。王述生三子,长子王坦任散骑大司马,封蓝田侯。西晋时,王柔之孙王沈,官至司空,封博陵郡公;沈子浚,官至大司马。父子皆登三公之高位。王昶之子王浑,官至司徒。王浑子王济,被晋武帝招为附马,官至骠骑将军。西晋是太原王氏晋阳支的黄金时代。

   东晋时,晋阳王氏——王述,官至散骑常侍、尚书令;王坦之,官至中书令;王蕴,官至尚书左仆射;王国宝,官至中书令、尚书左仆射;王恭,官至中书令,领太子詹事,诏赠侍中、太保,谥曰忠简……

北朝时,祁县王氏王因,任魏州刺史;其子王庆,隋朝上柱国,封平昌郡公。隋代有名儒王通,初唐有著名诗人王绩、王勃。

   北朝至隋唐时期,天下有五大望族:太原王氏、清河崔氏、范阳卢氏、陇西李氏、荥阳郑氏。由于太原王氏名声显赫,历史悠久,很多其它王氏后代,修改家谱,巧为嫁接,归系于太原王氏之下,以至有了“天下王姓出太原”之说。

   历史上王氏称帝者,除王莽夺汉,还有王审知称王。唐末五代时,固始人王潮、王审圭阝、王审知三兄弟率军入闽。《十国春秋》载:王氏兄弟,本琅琊人,出身名门望族。秦将王翦34代孙。王氏兄弟历时9年,统一全闽。昭宗在福州建威武军,任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、福建观察史,审知为副使。乾宁四年(897年)底,王潮卒。次年,朝廷任审知为威武军节度使。后,王审知称闽王,其子继位,建号称帝,建立闽国,追认王审知为昭武孝皇帝,庙号太祖。宋太祖得天下后,十分敬仰王审知的德政,御题“八闽人祖”四字。福建民间对王审知,推崇备至,视之如神。

   隋文帝时,王杰以开国勋臣封安康侯,赐国姓“杨”。杨杰为了忠孝两全,既不忘祖宗恩德,也不背君王之情,便复姓“王杨”。 其后裔有的恢复了王姓,有的分支称“杨王”;有的继续使用杨姓,称“王杨”。自此太原王氏又多出几个分支。

   潜岳始祖王华正即是王杰后裔。王杰至三槐堂王佑世系如下:杰→隆→通→畴→劝→感→维→建→翔→竣→朴→介→佑

   唐朝时,王氏五十世王维,字摩诘,开元年间任尚书右丞,诗画名重千秋。王维性情雅致,有田园诗人之称号,其《辋川集》为诗坛巨作。王维之子王建也是著名诗人。父子二人作品皆入《全唐诗》。王建之子王翔,唐乾符六年,徙居婺源武口。

   王维五世孙王言,始迁山东大名府莘县,唐末任黎阳县县令。王言之子王彻,后唐状元,官至左拾遗(注:《太原王氏祖三公族谱》记载王佑之父王介,祖父王朴,应是一人多名,须考证)。从此,莘县王氏日益繁昌。王彻赠为鲁国公,妻田氏,赠泰国夫人。王彻之子王祐(注:又做“佑”、“祜”,专家考证为同一人)。《宋史。列传第二十八》载:

“王祐,字景叔,大名莘人。祖言,仕唐黎阳令。父彻,举后唐进士,至左拾遗。祐少笃志词学,性倜傥有俊气。晋天福中,以书见桑维翰,称其藻丽,由是名闻京师。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。汉初,重威移镇睢阳,反侧不自安,祐尝劝之,使无反汉,不听。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,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,辞气俊迈,人多称之。仕周,历魏县、南乐二令。太祖受禅,拜监察御史,由魏县移知光州,迁殿中侍御史。乾德三年,知制诰。六年,加集贤院修撰,转户部员外郎。……”

   三槐王氏是太原王氏后代的一个著名分支。“两晋家声远;三槐世泽长” 是王姓“三槐堂”的中堂对联。“两晋家声”指西晋东晋的王祥、王戎、王导、王羲之等名人。“三槐世泽”指先祖王祐。王祐,生于后唐(923年),宋太祖时任户部员外郎、兵部尚书等职,因直言进谏为太祖所不容,遂辞官归家,于汴梁(开封)庭院中种下三棵槐树,声言“吾之后世,必有三公者”。

   相传,周朝规制,宫廷外种槐树三棵,荆棘九株。百官朝见天子之时,三公面对槐树而立,九卿面对荆棘面立。后世便以三槐代指三公一类的官职,九棘代指九卿百官。王祐在庭中栽三棵槐树,是借三槐喻意,显赫族人。王祐生子三人:王懿、王旦、王旭。其子孙(十个孙子,二十五个曾孙)果如其言,簪缨相继,位居三公者多人。其中自太平兴国后百年间,每逢大比,必有人登科入士。因此,宋代诗人范景仁有诗句描写其家“三朝遇主唯文翰,十榜传家有姓名。”所以,王姓又有“三槐世第,十榜家声”的堂联。王旦的孙子王巩,与苏轼友善,苏轼有感于三槐堂人才济济,遂撰《三槐堂赋》,流传于世。王祐的后代自豪地称作“三槐王氏”,并以“三槐”为堂号。

   现将三槐堂王佑,及其孙王罕——迁潜始祖王华正直系十代简列如下:王佑——懿、旦、旭——懿子睦、凉、罕、贽——(罕子)琪——发—谥—岐—休—纯—华正(二子:万镒、祖三)

   王旦官居宰相;王懿举进士,为袁州刺史;王罕,任广东转运使,知潭州,官光禄卿;王素,宋仁宗时工部尚书。王琪、王圭同登庆历进士;王琪官至吏部侍郎;王圭拜尚书左仆射,封岐国公,卒赠太师。王圭在南宋任参知政事(宰相)十六年,人称“三旨宰相”;少时曾筑庐于玉镜山(天柱山)攻书,今天柱山石牛古洞崖壁留有其石刻32副。王圭长子王仲修进士及第;次子王仲山为临川牧;三子王仲嶷任会稽太守、袁州知州。王圭之女嫁给宰相秦桧为妻。王岐历仁宗、英宗、神宗三朝翰林学士;王休继父志为官;王纯任侍郎,王华正任南康通判。王氏一门人人俊秀,代代辉煌。

   《太原王氏族谱》载:王罕,字思言,于北宋仁宗天圣年间(1023—1031)自四川成都携子王琪、侄王圭来舒州(今潜山县)做官,举家迁居凤凰山麓仰山湖畔(今天柱山下野人寨)。 “六十一世谥公”条目后也称:“天圣间,徙居潜……”二者当属同一时间。王罕迁潜数十年后,金军南侵,大宋朝仅剩半壁江山。

   王华正,字养蒙,号南霍,南宋末年任南康州判。(南康即今江西赣州。古有南康国,唐设南康州,南宋设南康军府。)王华正卸职时,已是南宋末年。王华正及夫人毕氏、次子王祖三夫妇同葬于响肠河西冲口方姓屋后大凤形(今请水寨村街后组)。后世潜岳太原王氏共尊王华正为始祖,其二十万裔孙均由此开桠发叶,分播四方。

   宋金对峙时,潜山县属战争前线,金兀术大军屡屡进犯,岳飞、张浚均在此抵抗金军。其时兵连祸结,生灵涂炭,王家在潜山生活很不安定,当时情况应是主人在外做官,家中事务交由管家料理。王华正二子遂迁居潜山县北乡天堂畈。此处背靠回龙山,有“七星伴月”地形,后裔遂在此起造华居。因其屋雕龙画凤,建筑精致,人称“官厅楼”,后人误为“观音楼”。观音楼保存有王华正旧时牌位。今此屋因修建城西立交桥而拆除。王姓后裔,于祖屋附近另建一室,存放先祖华正公牌位。

   王华正之妻毕氏是宰相毕諴的孙女,毕氏生二子,长子王万镒、次子王祖三。王万镒,字国富,号怀南,官居参知政事;卸职后,迁居白云寨下菖蒲埭口河居住,卒葬锡杖河(今属潜山县水吼镇横冲村);王万镒娶大理寺葛让之女,生子二:端一、端二。王端一(娶妻琅琊氏)为人忠厚孝道,在丁忧守墓三年后定居锡杖河,后裔于锡杖河旁建造了王华正宗祠。王端二娶妻刘氏,生七子,由锡杖河迁居司空山花果园,复迁太湖小池驿。王万镒后裔主要分布于潜山、太湖、英山数县、岳西县司空山周围,及天堂、五河、中关、菖蒲、主簿原各处。

   王华正次子王祖三,字肇基,太学生;祖三娶妻程氏,生一子一女,女赘婿曹秀三。洪武四年,曹秀三随明成祖立功,封世袭百户;其世代姓王,称“曹王”,后裔居于思婆尖、独山、彭家山等地。

   王祖三迁居响肠河金龟山王家老屋。其地丘陵起伏,溪水潺潺,田垄整齐,土壤肥沃,紫气氤氲。屋后一岗蜿蜒,树木葱茏,颇似长龙,逶蛇奔腾,名为龙形。王祖三富甲一方,性情豪放,乐善好施,喜好宾客;分家时,儿女财产均等。

   王祖三之子秀芳,娶妻程氏、方氏,生二子:子贞、子宣。王秀芳、王子贞父子皆为文林郎。元朝正统——弘治年间,王氏各房分居上青、天堂、湖乡、周王二畈。十七世纪末,王祖三裔孙王维英、王维任主持修建了王氏宗祠“敦睦堂”。该祠位于于金山塔儿岭下,整体为徽式建筑风格,三重二天井四水归堂;马头墙为纱帽式;其中额枋、梁衬、隔扇门为浮雕、通雕,线条细腻,图案精美,色彩绚丽。王氏宗祠为县内知名古建筑。王氏后裔又于祠后潜岳大道塔儿岭头修建凉亭一座,供来往行人歇息,并有免费供应茶水。

   王华正后代可称簪缨世家:元朝,王希旻与其子均为文林郎。明末,十二世孙王杨基任工部主事,忠于朝廷,力战李自成、张献忠,受崇祯皇帝特别嘉奖。清初,王万美任赣州游府;王曰修任永定县知县、直隶知州;清末,王维新为休宁县教谕,钦赐内阁中书;王佐甫钦赐州同知;王国泉例赠奉直大夫。民国,王步文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;王俊任中共潜山县委书记,王焰才任潜山县革命委员会主席;王子成任副主席;王以仁任中共祁门县委书记;王石英任国民党“国大”代表;王凤池任国民党炮兵少校;新中国,王仁士任空军中校;王道容任四川省政协委员;王启坤任安庆军干所厅级所长;王贯之兴办华正中学,任安徽省民革副主席;王诗豪任桐城、岳西县长。

   今天,王华正裔孙遍布赣、浙、苏、闽、鄂、湘、晋、陕、台等省,为潜岳及周边各县大姓。改革开放以来,王氏裔孙更是学登鳌头,遨游商海,仕宦登科,创业于全国各大城市。 (王正光先生审阅)

           曹王:不忘祖德  忠孝两全

   研究太原王氏族谱,一定会重视其中一个重要的支系——“曹王”之祖曹秀三,因为这是一个极有孝道,且发愤图强的家族。

   民国十七年王佐敬先生为(曹王)《王氏族谱》撰序,称:“我祖秀三公世居鄱(阳)湖,复迁宣郡,由秦、汉、晋、唐,以及宋、元,科甲仕宦,硕彦名儒,彪炳史册,代不乏人。至明末陈有亮(友谅)兵据鄱湖,骚动豫章,居民各鸟兽散。公遂避乱于潜北响肠,与祖三公同居焉。厥后有毕指挥充军役隶。公以战绩得官,擢升随军百户,镇守汝宁。至二世成公,袭父爵,随文皇帝征剿,加升左指挥佥事,复镇汝宁……”《太原王氏族谱》“秀三公”条目载:曹秀三娶祖三公女,子成随母姓,公卒葬金陵(南京)。公才智过人,深通武略,卓卓豪杰中人。洪武四年,从军燕京;成祖时靖难有功,封世袭随军百户,镇守汝宁。则公之智谋,其所以荣耀当时,庇荫后世,岂浅显哉?

   由上可知,曹秀三于元朝末年为躲避南汉王陈友谅兵乱,由江南宣州府迁居潜山县响肠河,入赘王祖三家为婿。曹秀三来到王府,并没有坐享其成,洪武四年,他毅然投身于燕京毕指挥的军队,立功于当世。因其“才智过人,深通武略”,立下了很多军功。燕京是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的封地。曹秀三随毕指挥的军队参加了朱棣讨伐朱允炆的战事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明成祖朱棣成功坐上皇位后,赏赐有功之臣,封(曹秀三)世袭随军百户,镇守汝宁府。(元、明设汝宁府,治所在河南汝南,辖境相当今天河南西平、项城,及安徽颖河流域以西地区)。曹秀三死后葬于南京城。

   曹秀三唯一的儿子王子成荫袭了父亲 “随军百户” 的职位,后又随明成祖南征北战,平定天下,再立战功,朝廷加升其为左指挥佥事(协理军务,总管文牍),镇守汝宁府。他的儿子王希育袭父荫,继任左卫指挥佥事,镇守汝宁。

   王家于宋朝末年迁来响肠镇,是响肠世居大族;始迁祖王华正官居南康州判,生二子:万镒、祖三。王祖三生子秀芳、女(谱未载名)赘曹秀三。曹秀之子随母姓王,其后裔人称“曹王”。王祖三为人豪爽,宽厚仁慈,富裕好施。他对待女婿与对待儿子没有什么两样。分家时家产儿、女各半。曹秀三之子名子成,子成因念母恩,永随母姓。王子成生子希育、希寅。次子王希寅性情朴实,待人忠厚善良,极有孝心。王希寅本来随父任职,父亲死后,扶柩回到了响肠彭家山。他一边侍奉祖母与父亲的灵位,一边徜徉于山水之间。此后再也没有回汝宁做官。长子王希育虽然身在汝宁任职,但时刻思念家乡,思念母亲与祖母,他让儿孙们先后回到故乡响肠,回到祖母的身边,代自己尽孝。

   “曹王”后裔,主要分布于江苏、河南、安徽等省。潜山县的水吼岭、割肚,岳西县响肠镇、青天乡等地族裔较众。

   曹姓是黄帝姬姓的后代。公元前十一世纪,周武王之弟叔振铎被封于曹,建都陶丘,成为曹氏的始祖。曹氏十五世祖曹刿(佐鲁庄公败齐军);二十五世祖曹参被汉封为“平阳侯”;四十一世曹玥为谯县令,举家迁谯,汉朝为谯国郡。曹氏以谯国为堂名。

  “平阳绵世泽,谯国振家声。”这是曹氏宗祠中的楹联,说明曹姓的各宗支派系是继汉代平阳和谯国而来的。 曹氏从四十八世分成曹潀和曹节两支。曹潀一支称“平阳派”,曹节的后裔为“谯国派”。

   曹姓开基以来,后裔一部分守在故土,大部分迁徙到闽、浙、皖、鄂、赣(鄱阳湖)等省。鄱阳湖曹姓后裔又迁居宣州府,曹秀三即是由宣州府迁居潜北响肠河的。

(王佐庚、王胜国先生审阅)

 

  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三槐堂铭并叙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苏轼——入选《古文观止》

   天可必乎?贤者不必贵,仁者不必寿。天不可必乎?仁者必有后。二者将安取衷哉!吾闻之申包胥曰:“人众者胜天,天定亦能胜人。”世之论天者,皆不待其定而求之,故以天为茫茫,善者以怠,恶者以肆。盗跖之寿,孔颜之厄,此皆天之未定者也。松柏生于山林,其始也困于蓬蒿,厄于牛羊,而其终也,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,其天定也。善恶之报,至于子孙,而其定也久矣。吾以所见所闻考之,而其可必也审矣。

   国之将兴,必有世德之臣,厚施而不食其报,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。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,历事太祖、太宗、文武忠孝,天下望以为相,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。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:“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。”已而,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、祥符之间,朝廷清明、天下无事之时,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。今夫寓物于人,明日而取之,有得有否。而晋公修德于身,责报于天,取必于数十年之后,如持左契,交手相付。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。吾不及见魏公,而见其子懿敏公,以直谏事仁宗皇帝,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,位不满其德。天将复兴王氏也欤?何其子孙之多贤也。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,其雄才直气,真不相上下,而栖筅盗窃案子吉甫,其孙德裕功名富贵,略与王氏等,而忠恕仁厚,不及魏公父子。由此观之,王氏之福,盖未艾也。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,好德而文,以世其家。吾是以录之。

   呜呼休哉!魏公之业,与槐俱萌。封植之勤,必世乃成。既相真宗,四方砥平。归视其家,槐荫满庭。吾侪小人,朝不及夕。相时射利,皇恤厥德。庶几侥幸,不种而获。不有君子,其何能国。王城之东,晋公所庐。郁郁三槐,惟德之符。呜呼休哉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王杨:功高赐姓 隋封康侯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王杨:两晋家声远;三槐世泽长

   “两晋、三槐”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王姓中堂对联,但此联却悬挂于杨姓中堂。为什么王姓对联用于杨姓中堂呢?看看下面的文字便知其详。

   王姓主要来源于周朝的王族,周朝的王族本姓姬,但这个家族中不断有人由于失势或亡国而分离出去。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,传至二十一世周灵王(前571年-前545年在位)。周灵王的儿子姬晋被废,其孙姬宗敬迁出京城,定居嵩山为民,世人以其为王者之后,所以称之为“王家”,遂以“王”为姓。

   响肠镇独山村杨氏本姓王,即周灵王太子姬晋的后裔,姬晋的18世孙秦将王离生子王元、王威。王元为琅琊王氏始祖。王威九世孙王霸因避乱,由长安迁居山西太原晋阳县,后代称“晋阳王氏”。 王霸十五世孙王杰,辅佐杨坚建立了隋朝,封为安康侯。隋文帝为了表彰王杰的特殊功勋,赐王杰以国姓,姓杨。杨杰为了忠孝两全,既不忘祖宗恩德,也不背君王之情,便复姓“王杨”。

   王威以下至隋朝王杰二十六代世系:威→仪→熙→晦→诚→翁→禁→谭→霸→昱→达→烈→泽→昶→湛→承→述→坦→愉→空→秀→莫→焕→蚪→音→杰……

   王杰后裔有的恢复了王姓,有的继续使用杨姓。王杨氏祖上留下族规:本支王杨氏在生姓杨,死后姓王。此族规反应于超度亡灵时的孝单、宗祠先祖灵牌、坟茔墓碑上。2012年,岳西县王杨氏正在合修族谱。

   王杨杰的二十三世孙王杨富春,祖居鄱阳湖畔瓦屑坝,王杨富春生子国昌,王杨国昌生二子:自戎、得戎。元末为了躲避朱元璋、陈友谅战乱,王杨氏父、兄、子、侄(自戎的四世孙四人,得戎的五世孙五人)等从鄱阳湖迁居天柱山下水吼岭,后又分播四方。清朝初年,王杨氏在潜山县南门修建了本族宗祠,名“槐荫堂”,堂名与王祐“三槐堂”有关。抗日战争期间,杨氏宗祠为日本军所炸毁。

   王杨氏于潜山割肚畈建有国昌公宗祠,部分后裔迁居天柱山下三里畈莲花形、割肚、岳西县周王二畈(毛尖山乡)、夹竹山(独山村)、九个包(无愁村)、铁炉冲(千佛塔村)、天堂镇杨湾、温泉镇东营村等地。王杨氏本支派系:富昌戎开宗,清忠厚宽平,纯懿端严简,直廉明百代,衣冠庆满堂,似续前贤永,诒谋启吉祥德超金玉美,品重桂兰芳,礼乐尊周鲁,经纶轶汉唐,功成名愈盛,千叶发馨香

    王杨氏子孙才智优异。家谱记载杨邦畅长子杨朝勋能言善辩,13岁时,王姓为三里畈虎形坟山,与李姓人家诉讼至潜山县。为了获得上堂辩论资格,族人用108两银子买来功名(捐秀才),用轿子将其抬至县衙,上堂与李姓辩理论道,杨朝勋在堂上雄辩滔滔,词严理足,终于赢得官司。

   当代响肠王杨氏更是人才辈出,有安徽省党史办主任杨绍舜;安徽省电力局某处处长杨前继;安徽省财政厅某处处长杨前炉;留美博士杨明等。

(杨前继、杨  先生审阅)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杨氏图腾


【杨氏图腾释义】:杨是远古三苗之一柯挪耶劳的族称,为现代杨姓苗支,他的祖先是兵主蚩尤。“杨”是太阳的意思,由“木”和“易”组成。“木”在这里特指扶桑,在《山海经》等中国古籍中记载:扶桑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(初在今连云港云合山),汤谷又称作“阳谷”、“温源谷”。易、阳、羊、杨、扬、汤、蜴、蜥远古时为同义词,可以相互替代,所以“易”是“日升汤谷”的形象描写。相传,说居住在汤谷的古老氏族采用扶桑纪历。扶桑纪历是观测太阳在扶桑树东西(阳阴)两侧的升落高度规律,这个规律东夷人确定为五阳五阴,合称“十日”,也就是“十天干”。观测时总是一个太阳一个太阳的位移,传作“一日居上枝,九日居下枝”;这就是扶桑汤谷十日的本义。这种扶桑树也称杨树,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,由此产生了杨氏族徽,最终形成了姓氏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上一篇:王氏各支起源

下一篇:补记受氏及三槐堂考